炒股问答

自信情结、规避损失

财都网2022-12-30 13:56:21财都网

自信情结

过分自信、高估自己的判断力,是人类相当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不少心理学家已经在实验室里反复验证了人类这一显著的心理特征。有的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它是人类最容易犯的心理谬误。

在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中,这种过度自信的倾向更显得相当明显。研究者的调查表明:在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大崩溃的日子里,29.2%的私人投资者称对反弹有很好的预感,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则是28.0%,而在买入的人中比例更高,分别是47.1%和47.9%。这些比例都惊人得高,不禁令人疑惑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认为在这样一个非常环境中他们会知道将有什么发生。但当问及“是什么原因使你认为会发生反弹”时,通常的得到的是凭“直觉”或“勇气”之类的苍白无力的回答。然而事实上,股市大崩溃那天的高额交易量,以及大崩溃的发生、持续和反复的部分原因正是过度自信这种直觉。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自信呢?为什么不会根据经验教训纠正其过度自信行为呢?显然,当错误导致的结果一再重复时,人们会充分吸取教训,有时甚至会矫枉过正而显得不够自信。但过度自信显然与一些深层次的心理因素相关。部分社会学家认为动物(包括人类)的过度自信有助于使其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有更多的生存、繁衍的机会。过度自信的形成是无数年生物演化的结果,因此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行为特性。

自信情结的另一种形式是所谓的自归因,它指的是人们总是将过去的成功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心理特征。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将投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判断能力,而将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的不利。这样,投资者的自信心将随着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的一致而不断加强;但一旦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相反时,其自信心并不会等量地削减。

自信情结、规避损失(图1)

规避损失

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现代金融理论奠基人Markowitz首先注意到了人类的这种行为方式,后来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中,其内心对利与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权重是“趋利”因素的两倍。这也就是股市中投资者“追涨杀跌”的心理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