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夫妻确诊【很多人“倒下”,但更多人在坚持】
12月21日 上午9:00
百岁老人要求上门接种
一早,位于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松花新村居民区的老年人疫苗接种专场开始忙碌起来。居民刘老伯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平的陪同下顺利接种了第一针。刘老伯过去对接种疫苗比较“抵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对近期疫情形势严峻性的了解,他逐渐改变了想法。
“现在主动要求接种的老年人明显增多,其中还有不少卧床不起和百岁老人要求上门接种。”王平说道。
一位百岁老人家属得知小区有疫苗接种专场,特意打来电话希望医护人员上门为老人接种。这在平时算不上难事,但当下,居委和社区卫生系统的运能都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怎么办?王平通过街道相关部门和卫生中心进行协调沟通,让这位百岁老人及家人完成接种。
松花新村小区目前有200多位阳性感染者,居委干部中也有多人被感染。“我们每天要为隔离管控人员派发防疫小礼包、告知书,还要派驻力量24小时值班,大家都很辛苦,但没有人退却,因为我们相信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12月21日 中午11:00
居民区书记兼职“修锁匠”
临近中午,长白新城居委办公室的电话铃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居民张阿姨焦急的声音:“喂,康师傅在吗?我家的门锁坏了,物业公司电话打不通,现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你能来帮我看看吗?”“张阿姨,你不要急,我马上到!”
张阿姨口中的“康师傅”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吴永康。由于小区物业人手紧缺,“康师傅”在做好日常“分内”工作的同时,主动挑起了物业、业委会等“分外”之事,无论是张阿姨家还是李爷叔家,只要居民遇到困难,康师傅都会第一时间回应。
身兼数职的康师傅时常是“月上梢头,伏案依旧”。早上,要协调垃圾清运,关心独居老人吃饭吃药,半夜里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这天,兼职“修锁工”康师傅回到办公室已接近下午1点,桌子上放着早已冷透了的午饭……
12月21日 下午2:00
隔着屏幕的嘘寒问暖
每天下午,长白二村第一居民区都要通过视频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当天阳性感染人员情况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党总支书记张晓琼翻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阳性感染者的信息。
“小区常住人口3400余人,平均每天有阳性感染者30多人,很多工作都需要去做,尤其是人员信息排摸。”居委建立了阳性感染者微信群,除书记作为群主外,块长、楼组长、志愿者也加入其中。
收取快递的方式、垃圾回收的时间、“一老一小”居家照看的要点等居民关心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居委都会以公告的形式发送。“每个块长对自己块内哪些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哪些人需要做血透,孕产妇和新生儿有多少,所有这些情况都摸得比较清,通过他们每日电话连线或微信联系,及时核对信息、了解居民需求。”
“老李药够吃吗,不够跟我讲,我再想办法。”“小沈,今天寒热退了吗?”来自志愿者的问候,隔着屏幕也能传达暖意。
12月21日 18:00
为发烧在家的盲人夫妇送饭
冬日的夜来得特别的早。平时每到晚上6点,通常都是人们下班回家煮饭的时间。这天,松花江路95弄居委民政干部肖俊云左右手各拎着一份盒饭,步履匆匆。原来,小区住着一对盲人夫妻,上周末两人相继发烧,经核酸检测确诊为阳性。
“我们95弄小区一梯三户,厨房窗户都是朝楼道方向的。他们本身就有基础疾病,于是我就主动帮他们申请了保供餐。”在肖俊云等居委干部的帮助下,夫妻俩一日三餐都由居委会送上门,并为他们送上消毒片等防疫物品,安排专人上门收垃圾。
“保供餐统一送到街道,从取餐到送餐,我的最快速度是10分钟。”肖俊云的身影穿过背街小巷,只为了让病痛中的他们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饭菜。
95弄居民区共有四个自然小区,有残疾人、独居老人、孕产妇、新生儿、血透病人等特殊人群137人。近期,居委干部已经通过块长、楼组长、志愿者以电话、微信等方式,对辖区内的特殊人群进行了全覆盖摸底,重点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我们会继续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工作,让他们安然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肖俊云说。
12月21日 晚上21:30
手机24小时在线
忙碌了一天,李蔚声音有些沙哑,在短暂歇息片刻后,她回到办公室值夜班。最近,延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蔚的手机基本是24小时在线的状态。“现在只要手机响,哪怕是凌晨我都会接的,一些独居老人、孕妇等都是随时有可能需要帮助的。”
“滴铃铃……”手机铃声响起:“李书记,我们二楼的王老伯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不知道什么情况,你快来看看!”楼组长张阿姨焦急地向李蔚报告。李蔚立即上门了解情况。
原来,独居老人王老伯想知道自己是否转阴,但家里正好抗原没有了,只能向楼组长张阿姨求助。确认老人身体没有不适,李蔚松了一口气。为了安抚老人情绪,李蔚又折回办公室,将抗原及时送到老人手中。
栏目主编: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