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窝数据造假【却又放出狠话……】
马蜂窝方面在短暂沉默之后发出声明,一方面承认有账号涉嫌虚假点评,表态已进行清理;另一方面放出狠话,不容许任何个人或机构将马蜂窝用户称为“僵尸”和“水军”,要对歪曲事实的言论和已被查证的有组织攻击行为,采取法律维权手段。
这样的表态,至少在普通消费者看来有些分裂。面对质疑,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事实,既然有账号涉嫌虚假点评,那这些虚假点评的量大概有多少,来源是什么?是少数用户的自主行为,还是平台的“有组织”行为?这些问题关乎企业的声誉和行业的生态。如果在客观存在的问题上表态含糊不清,倒重点追究起质疑者的动机,只会把水搅浑,洗不清自己,也对行业生态的健康无益。
纵览网上的普遍反馈不难发现,旅游网站平台上水军泛滥,并不是什么“新闻”。只不过,这样的结论此前多停留在用户的碎片化观感中,而非被大数据手段曝光出来。此事中,自媒体的文章有些“标题党”,但确实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除大量点评涉嫌抄袭外,马蜂窝引以为傲的用户游记还存在疑似机器人账号留言炒热、营销号被重推等现象。这些“有组织造假”如果是真的,那毫无疑问比建立在这一事实基础上的“有组织攻击”危害更大,也更值得重视。
在“捅”马蜂窝事件之后,不少业内人士站出来说,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早期都通过使用爬虫或者机器采集信息来充实评论等内容,这是平台都在用的潜规则。或许,这倒能够解释马蜂窝的激烈反应:大家都这么干,为什么有人把矛头对准我?而“有组织攻击”的潜台词可能就是,这是不是竞争对手的刻意抹黑?
就像平台水军泛滥成为常态一样,人们对这些年存在竞争关系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之间的互怼互骂,也算是司空见惯了。新形态的互联网领域确实竞争激烈,很多商业模式类似的企业急于在很短时间内分出胜负,往往不是选择在产品、服务等方面精耕细作,而常常演变成一边拼资本、搞扩张,一边相互抄袭、相互举报。当有人指出问题时,企业则更习惯于挖“幕后黑手”,反咬指责者的动机不纯。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哪怕企业成了行业龙头,血液里都还带着“原罪”。而每一场混战中,本该最有发言权的消费者,角色定位大多是围观群众。
所以,站在消费者立场来说,希望这次被“捅”的不只是马蜂窝网站,而是整个行业的生态。所谓“灌水”潜规则被尽快清理,企业之间良性竞争,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透明的选择。而从更长远的考虑看,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曾被寄予彰显新商业文明的厚望,人们更希望其不会一直沉沦于各种内耗之中。
至于批评者背后是不是真有什么“组织”,现在还难下定论。商场如战场,波谲云诡有时超出我们想象。但正如前文所言,质疑者的动机和内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点在于“有组织水军”这种顽疾是否存在,又该如何治理。如果马蜂窝真能挺直腰杆,守住底线,那所谓的“有组织攻击”只会自取其辱,也逃不脱法律惩罚。
内容来源:光明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