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只有五只好股票【五只个股受外资青睐】
近期,沪指重心不断下移,屡创新低,上周五盘中一度下探至2837.14点。对此,机构观点并不悲观,3000点以下会是市场的“黄金坑”已逐渐成为共识。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数据统计发现,在股指度过“五穷”经历“六绝”之际,不少机构仍积极走访上市公司,以长期布局行业快速增长趋势,短期寻找低估和安全边际的逻辑筛选优质标的,谋求“七翻身”。
6月份以来,共有321家上市公司迎来机构调研,从被调研次数来看,供销大集以11次被机构调研记录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苏宁易购、潍柴动力,被机构调研次数均达到6次,此外,中光防雷(5次)、深圳华强(4次)、恒逸石化(4次)、广发证券(4次)、乐歌股份(4次)、美亚柏科(4次)、中国重汽(4次)等公司被机构调研次数也均达到或超过4次。
值得一提的是,机构扎堆调研的现象非常明显。有36家上市公司被20家及以上机构调研,19家上市公司被30家以上机构调研,卫宁健康、亿帆医药、慈文传媒、海康威视等4家公司参与调研的机构家数居前均超百家,分别为:157家、126家、105家、101家,此外,美的集团、美亚柏科、三聚环保、TCL集团、华东医药、千方科技等公司参与调研的机构家数也均超过50家。
有分析人士指出,A股经历了较长时间回调,部分股票价值凸显成为资金配置的重要“集结地”,尽管当前投资信心略显不足,不过海外机构对待A股却是另一番景象。除借道沪股通、深股通加速进入A股市场,6月份以来合计净买入额逾300亿元外,调研情况同样可圈可点。
具体来看,6月份以来,海外机构共计调研40家上市公司,海康威视、美的集团、TCL集团、中材科技、当升科技等5家公司接待海外机构调研家数均在10家以上。
通过进一步梳理发现,上述5家公司所涉及的概念,或多或少与“智能”沾边,其中,海康威视以云边融合引领智能应用发展趋势,开创性提出了AICloud的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的三级架构,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美的集团通过对驱动控制业务的整合,并投入挖掘语音识别、人工智能、视觉及传感技术,进一步拓展机器人应用空间,面向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家居、康复医疗等领域;TCL集团将在2018年进一步聚焦于半导体显示产业板块与品牌智能终端产业板块;中材科技曾筹备“新材料·智能化众创空间”,重视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开发;当升科技已在智能手机、电动工具、电子烟、无人机等市场领域拥有了较大竞争优势,部分产品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PG##||
海康威视(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海康威视2017暨2018Q1季报点评:出色财务明细,未来重心是AI Cloud
海康威视 002415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刘洋,骆思远 撰写日期:2018-05-04
事件:海康威视2018年4月21日发布2017年报、2018Q1季报、审计报告、2018年套期保值、部分会计政策变更等公告。
季度收入同比增速依然在上浮通道,2018开始应关注现金流。收入同比增速与现金流增速基本匹配,自2018年以来现金流增速将值得观察。
2017Q4、2018Q1毛利率分别为43.6%、45.1%,连续同比向上,预计来自持续高附加值产品。2017年报浓墨重彩的AICLOUD也将在发展稳定期明显提高毛利率。
尽管资产负债表略膨胀,但对上游议价能力高保证现金流。1)2018Q1应收账款同比增加与存货增加额为占成本增加额比例较高。2)尽管资产负债表膨胀导致"经营性应收帐目“增加47.3亿元,但”经营性应付"同样增加36.6亿元,体现对上游的议价权。
预计2018年为人力成本向上周期,但收入增速更高、毛利率更高可均衡。2018可能进入收入增长较快、毛利率上浮、费用率也上浮、净利润率基本稳定的状态。
互联网安防基地即将产生效用。根据2017年报,债券募资投入的“互联网安防产业基地”项目进度71%。根据2018Q1季报,“互联网安防产业基地”由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
创新业务收入有惊喜,莹石收入过10亿且盈利;其它创新增速275%,多产品线高增。1)年报披露,基于互联网应用的萤石业务,突破10亿元销售,第一次实现了年度盈利。2)其它创新增长275%,至少包括AGV、智能汽车、无人机产品线、MEMS。
智能制造得到事实证据。年报披露公司在桐庐生产基地已逐步导入800余台“阡陌”智能搬运机器人,全面实施仓储与厂内物流的自动化,人力成本下降约50%,效率提升近80%。
CloudAI是2018重中之重,已至少披露5大类方案。1)海康推出的边缘计算包括三层架构,优化用户体验,预计直指阿里云或华为云。2)年报披露至少边缘计算的五大类方案。
年报披露的主要风险为技术更新、网络安全、汇率波动、内部管理,预计风险不大。年报披露的风险前四位是技术更新、网络安全、汇率波动、内部管理。
维持2018、2019、2021年盈利预测,上调2020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智能制造及CloudAI等发展,上调2020年盈利预测,原预计2020年归母净利润169.7亿元,调整后预计2018-2021年利润为115.4、145.6、171.6、203.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PG##||
美的集团(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美的集团:东芝融入美的供应链,库卡掘金中国市场
美的集团 000333
研究机构:财富证券 分析师:何晨 撰写日期:2018-05-08
大象仍能起舞,经营业绩保持高增长。美的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07.12亿,同比增长51.35%,实现归母净利润172.84亿,同比增长17.7%,EPS 为2.63元。公司并购的库卡和东芝,分别贡献营收267亿和151亿,公司内生营收增速维持30%的高增长。2017年电商收入占内销总体的比重已经达到30%,达到400亿,进一步提升线上收入的占比依旧是未来的趋势,预计18年收入占比将会提升至35%。家电出口美国的是20亿美金左右,占总收入比例5%,海外销售自有品牌30%,其余都是代工。2018Q1公司实现营收697.38亿,同比增长16.7%,归母净利52.56亿,同比增长20.76%。2018Q1国内洗衣机增长20%,冰箱增长30%,空调增长40%。
美的2017年营收结构:
(1)白电主业。空调:营收900多亿,家用空调收入约为750亿元,中央空调规模约为140亿元,同比增长接近50%。冰洗及小家电:一共987亿。洗衣机210亿左右,增速30%,冰箱预计190-200亿,小家电预计达到500多亿,增速都是30%以上。
(2)库卡集团:17年实现营业收入267.23亿元,同比增长18%。目前一年2万台产能,计划到2020年达到7.5万台,目前营收35亿欧,目标在2020年实现营收40-45亿欧元。库卡在中国业务占比15%,希望未来占比50%。希望2020年国内业务实现翻倍增长。
(3)东芝营收144亿,略有亏损。计划2018年实现营收160亿,税前利润达到0.64亿。
(4)安得物流在17年收入,70亿收入,利润几个亿。
(5)其他收入有200亿,主要是原材料的收入和投资性房地产等。
东芝业务的协同:东芝历史悠久,生产了日本第一台洗衣机、电饭煲和微波炉以及世界上第一台变频家用空调,2017年税前利润为-3.42亿元,公司争取2018年实现营收160亿,税前利润达到0.64亿元,其中收入提升8%,家电业务提升13.9%。东芝产品覆盖了大部分美的现有的产品,并且在日本、中国和泰国有7个制造工厂和5个研发中心,一共有超过600个研发工程师,有限专利5000余件。美的对东芝的改造有一下四点:
(1)供应链融合:东芝家电派驻美的各类专家28人呢,美的派驻东芝家电制造和研发专家11人;并将东芝旗下的家电工厂并入美的的制造体系,让美的经验来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2)经营聚焦和组织优化:事业部改造明确责权;融入美的全球销售体系;产业聚焦、精简SKU;刚性降低管理费用达到2亿人民币;IT 系统整合;
(3)激励创新:对公司全部的人员进行激励,社长高管纳入美的合伙人激励计划;销售体系专项激励计划;职能体系收入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东芝家电各产品线经营绩效与美的事业部拉通;
(4)布局新生:干部年轻化;家电品牌年轻化重新定义;巩固日本市场,然后重新进入全球市场。
库卡业务增速保持乐观。2011年营收只有14亿欧元,产量1.4万台,职工人数6500人,2017年营收就达到35亿欧元,复合增速16.5%,产量3万台,复合增速13.5%,职工人数14000人,复合增速13.6%,单位工人创造营收25万欧元。预计2020年实现7.5亿台的产能以及40-45亿欧元的营收。从业务上来看,公司预计汽车板块增速5%,工业机器人业务增速大于10%,消费者业务和物流自动化增速在10%左右。中国2016年机器人数量为34万台,预计2020年能够达到95万台,每年保持20%-25%的增速,市场规模将超过百亿。
主营的空冰洗稳健增长,厨电板块有望保持高增速。公司在厨电领域保持行业领先的产能和销量。微波炉:美的年产量3750万台,平均单价领先第二名30%,中国微波炉出口占全球47%;洗碗机:公司年产量420万台,中国出口洗碗机占全球出口的88%;油烟机和燃气灶:
公司产能达到700万台;烤箱:中国出口第一,年产100万台;嵌入式产品:嵌入式微波炉年产141万台,嵌入式烤箱43万台,嵌入式洗衣机年产178万台。美的在厨电板块拥有极大的产能优势,未来有望持续放量。
盈利预测:由于美的在行业内的地位,以及未来行业寡头的优势更加明显,预计2018/2019/2020年净利增速保持20%/15%/10%的增长,对应归母净利为207.4亿/238.5亿/262.4亿,对应EPS 为3.16元/3.63元/3.99元,根据历史估值以及公司并入库卡开展全新业务的预期,给予15-20倍PE,对应合理价格区间为47.4元-63.2元,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库卡机器人业务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PG##||
TCL 集团(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TCL集团:变革转型初显成效,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TCL集团 000100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曾婵,袁雨辰 撰写日期:2018-05-17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有所上升。
2017年收入1,115.8亿元(YoY 4.8%),归母净利润26.6亿元(YoY 66.3%),净利率2.4%(YoY 0.9pct);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共计分配利润13.5亿元。拆分来看,收入端公司多媒 体、通讯、面板、家电、通力、销售及物流业务增速分别达23.5%、-26.5%、17.6%、31.6%、39.4%、-0.1%,其中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增长较快。
2017Q4单季收入293.6亿元(YoY 2.0%),归母净利润7.6亿元(YoY 1084.5%),净利率2.6%(YoY 2.4pct)。
2018Q1单季收入256.3亿元(YoY 0.9%),归母净利润7.3亿元(YoY 63.2%),净利率2.9%(YoY 1.1pct)。其中收入端多媒 体、面板、家电、通力业务增速分别为16.5%、-1.2%、18.9%、34%。
华星光电驱动业绩增长,资本结构优化更添一筹。
根据2017FY年报显示,华星光电2017年实现收入305.7亿元( 36.9%),净利润48.6亿元(YoY 108.7%),为TCL集团贡献归母净利润约39亿元,为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的1.5x,但通讯业务亏损较重整体抹平了华星的业绩贡献。考虑到公司2017Q3增发股份增持华星光电10%的股权,同时转移了TCL通讯49%的股权,资本结构的改善叠加通讯业务的大幅减亏,2018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整体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盈利预测。
我们看好黑电大年复苏逻辑以及公司变革转型带来的资产结构优化及通讯业务减亏,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1、46.0、51.0亿元,对应EPS为0.30、0.34、0.38元,最新收盘价对应2018年PE为10.9x,PEG小于1具备性价比,给予“谨慎增持”评级。
||##PG##||
中材科技(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中材科技2018年一季度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玻纤需求持续高景气
中材科技 002080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 分析师:郭荆璞 撰写日期:2018-05-14
业绩表现良好,产品结构优化。公司2018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0.84亿元,同比增长2.57%。毛利率29.17%,同比增长1.58个百分点,净利率7.8%,同比增长0.57个百分点。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玻纤业务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一季度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公司利润率仍小幅上扬,说明公司成本控制较好,产品结构持续改进优化。
玻纤行业量价齐升,打造盈利支柱。一季度,玻纤行业需求旺盛,行业持续高景气。美国并非国内玻纤产业的唯一出口市场,我们预计短期中美贸易争端对玻纤及制品产业基本面的冲击并不大。2018年公司将推进海外基地建设;并推进满庄F06线12万吨粗纱线、邹城超细纱及电子布项目建设,有益提升产能。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未来新产业投产,玻纤行业持续高盈利,我们预计2018年玻纤业务持续走高。
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风电叶片业绩或将提升。18年1-3月,全国风电新增生产能力1025万千瓦,较去年增加377.09万千瓦,同比增长58.2%;累计弃风率8.5%,同比下降7.6个百分点,风电产业发展质量提升。公司风电叶片产业继续推进产品结构升级,降低大型叶片制造成本,具备年产4,000套兆瓦级风电叶片的生产能力,生产基地布局完善,市场竞争能力强。中材叶片连续十年国内市占率保持增长,七年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逆势提升。
锂电池隔膜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利润新增长点。新能源、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高增长的需求拉动下,锂电池产业链整体延续高度景气。储能电池由于技术、经济性等原因尚处于市场导入阶段,但市场潜力巨大。公司投资9.9亿元建设“2.4亿平米锂电池隔膜生产线项目”,目前2条年产6000万平米生产线已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产品已送主要目标客户试装测试。计划至2018年上半年,4条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产品实现批量销售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公司湿法双向同步拉伸工艺技术壁垒较高,随着湿法隔膜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工艺产品,将带来显著收益。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7.51亿元、115.73亿元和124.40亿元,同比增长4.70%、7.64%和7.49%,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8.82亿元、9.78亿元和10.55亿元,同比增长14.95%、10.86%和7.90%,按照公司最新股本计算,EPS分别达到1.09元、1.21元和1.31元,对应2018年5月11日收盘价(18.60元/股)的动态PE分别为17倍、15倍和14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因素:玻纤需求不及预期;风电新增装机不及预期;隔膜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PG##||
当升科技(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当升科技:技术为本,高镍三元材料践行者
当升科技 300073
研究机构:川财证券 分析师:孙灿 撰写日期:2018-05-31
公司具备17年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和制造经验,产品涵盖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等小型锂电及动力锂电正极材料,产品销往三星SDI、LG化学、三洋能源、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公司引领正极发展趋势,是高镍三元践行者,其高镍三元成功量产,并进入主流整车供应链。
行业:三元景气依旧,高镍势在必行 政策助力,补贴继续鼓励高续航节能A级乘用车,国家发展高端乘用车的意志坚定;三元电池市占率持续提升,高增速有望维持;电池对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迫切需求,加速高镍化的进程;三重降本使得单位能量的NCM811相对于NCM 523Li/Co/Ni材料成本大幅降低26%。
产能释放,增厚业绩 经过两年扩张,公司现有年产能突破1.6万吨,其中钴酸锂3000吨、三元7000吨、三元NCM 622 2000吨、三元NCM 811 4000吨。待江苏当升三期工程竣工后,整体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表现出了很强的进取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客户基础,2018/2019/2020三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0/4.4/5.3亿,对应收盘价三年PE为44/29/25。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